三层架构(3-tier application)

news/2025/2/25 23:02:42

三层架构(3-tier application) 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   1、表现层(UI):通俗讲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即用户在使用一个系统的时候他的所见所得。   2、业务逻辑层(BLL):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说是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   3、数据访问层(DAL):该层所做事务直接操作数据库,针对数据的增添、删除、修改、更新、查找等。 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分层式结构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构。微软推荐的分层式结构一般分为三层,从下至上分别为: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又或成为领域层)、表示层。   三层结构原理:   3个层次中,系统主要功能和业务逻辑都在业务逻辑层进行处理。   所谓三层体系结构,是在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加入了一个“中间层”,也叫组件层。这里所说的三层体系,不是指物理上的三层,不是简单地放置三台机器就是三层体系结构,也不仅仅有B/S应用才是三层体系结构,三层是指逻辑上的三层,即使这三个层放置到一台机器上。   三层体系的应用程序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合法性校验等工作放到了中间层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客户端不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而是通过COM/DCOM通讯与中间层建立连接,再经由中间层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表示层    位于最外层(最上层),离用户最近。用于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操作的界面。   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无疑是系统架构中体现核心价值的部分。它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实现等与业务需求有关的系统设计,也即是说它是与系统所应对的领域(Domain)逻辑有关,很多时候,也将业务逻辑层称为领域层。例如Martin Fowler在《Patterns of Enterprise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一书中,将整个架构分为三个主要的层:表示层、领域层和数据源层。作为领域驱动设计的先驱Eric Evans,对业务逻辑层作了更细致地划分,细分为应用层与领域层,通过分层进一步将领域逻辑与领域逻辑的解决方案分离。   业务逻辑层在体系架构中的位置很关键,它处于数据访问层与表示层中间,起到了数据交换中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层是一种弱耦合结构,层与层之间的依赖是向下的,底层对于上层而言是“无知”的,改变上层的设计对于其调用的底层而言没有任何影响。如果在分层设计时,遵循了面向接口设计的思想,那么这种向下的依赖也应该是一种弱依赖关系。因而在不改变接口定义的前提下,理想的分层式架构,应该是一个支持可抽取、可替换的“抽屉”式架构。正因为如此,业务逻辑层的设计对于一个支持可扩展的架构尤为关键,因为它扮演了两个不同的角色。对于数据访问层而言,它是调用者;对于表示层而言,它却是被调用者。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都纠结在业务逻辑层上,如何实现依赖关系的解耦,则是除了实现业务逻辑之外留给设计师的任务。   数据层    数据访问层:有时候也称为是持久层,其功能主要是负责数据库的访问,可以访问数据库系统、二进制文件、文本文档或是XML文档。   简单的说法就是实现对数据表的Select,Insert,Update,Delete的操作。如果要加入ORM的元素,那么就会包括对象和数据表之间的mapping,以及对象实体的持久化。 优点:   1、开发人员可以只关注整个结构中的其中某一层;   2、可以很容易的用新的实现来替换原有层次的实现;   3、可以降低层与层之间的依赖;   4、有利于标准化;   5、利于各层逻辑的复用。   缺点:   1、降低了系统的性能。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不采用分层式结构,很多业务可以直接造访数据库,以此获取相应的数据,如今却必须通过中间层来完成。   2、有时会导致级联的修改。这种修改尤其体现在自上而下的方向。如果在表示层中需要增加一个功能,为保证其设计符合分层式结构,可能需要在相应的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中都增加相应的代码。   三层结构的程序不是说把项目分成DAL, BLL, WebUI三个模块就叫三层了, 下面几个问题在你的项目里面:   1. UILayer里面只有少量(或者没有)的SQL语句或者存储过程调用, 并且这些语句保证不会修改数据?   2. 如果把UILayer拿掉, 你的项目还能在Interface/API的层次上提供所有功能吗?   3. 你的DAL可以移植到其他类似环境的项目吗?   4. 三个模块, 可以分别运行于不同的服务器吗?   如果不是所有答案都为YES, 那么你的项目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三层程序. 三层程序有一些需要约定遵守的规则:   1. 最关键的, UI层只能作为一个外壳, 不能包含任何BizLogic的处理过程   2. 设计时应该从BLL出发, 而不是UI出发. BLL层在API上应该实现所有BizLogic, 以面向对象的方式   3. 不管数据层是一个简单的SqlHelper也好, 还是带有Mapping过的Classes也好, 应该在一定的抽象程度上做到系统无关   4. 不管使用COM+(Enterprise Service), 还是Remoting, 还是WebService之类的远程对象技术, 不管部署的时候是不是真的分别部署到不同的服务器上, 最起码在设计的时候要做这样的考虑, 更远的, 还得考虑多台服务器通过负载均衡作集群   所以考虑一个项目是不是应该应用三层/多层设计时, 先得考虑下是不是真的需要? 实际上大部分程序就开个WebApplication就足够了, 完全没必要作的这么复杂. 而多层结构, 是用于解决真正复杂的项目需求的。  MVC(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是一种设计模式,我们可以用它来创建在域对象和UI表示层对象之间的区分。   同样是架构级别的,相同的地方在于他们都有一个表现层,但是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他的两个层。   在三层架构中没有定义Controller的概念。这是我认为最不同的地方。而MVC也没有把业务的逻辑访问看成两个层,这是采用三层架构或MVC搭建程序最主要的区别。当然了。在三层中也提到了Model,但是三层架构中Model的概念与MVC中Model的概念是不一样的,“三层”中典型的Model层是已实体类构成的,而MVC里,则是由业务逻辑与访问数据组成的


http://www.niftyadmin.cn/n/2427299.html

相关文章

在线教育发展更加规范,前途无量

2020年已经过去,在这个特殊的一年里,经过疫情刺激,学生得到了很好的市场教育,各大在线教育平台高速发展,在线教育行业迎来新一轮的疯狂增长。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4858亿元&#xf…

对现在知识付费现象的思考

近几年来,“知识付费”这个概念红遍大江南北。仿佛是一夜之间,各种知识付费内容兴起,这一方面是解决了年轻人想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需求;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很多城市白领想要提高自己核心竞争力…

发展在线教育 服务人才培养

在线教育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得以快速发展,高校要突出重点着力通过融合线上线下教学、依托大数据构建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设高水平在线教育教师队伍以及形成新型高效教学管理和服务体系,共同打造高水平在线教育,服务人才培养根本任务。 突如其来…

后疫情时代,知识付费行业的困局与机遇

知识付费”近年来在我国呈现爆红现象,随之而来的更是各类知识付费平台的激增与不断涌现。但知识付费本身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知识付费源于认知盈余,源于人们渴望分享知识的心理,是人们将其自身知识转化为商品或服务的重要表现形…

一文读懂所有锁

一文读懂所有锁 1. 目录框架 2. 思维框架

后端研发升级流程总结

需求会接需求 1.1 需求的价值和意义 1.2 需求的产品层面,用户体验层面,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战略 1.3 需求的实现的可行性 1.4 需求实现依赖的资源和业务方 技术方案评估 2.1 技术方案 方案 性能; 2.2 实现复杂度; 2.3 维…

文件的打开方式

今天突然翻书随意翻到一段关于“文件的打开方式”的文章,随意整理下来与大家分享。 文本文件也叫做ASCII码文件,与以‘文本方式’打开文件不是同一个概念!文本文件存储的是ASSCII码字符,即存储在磁盘上只占用二进制的0x20--0x7e。…

基于C++的数据库设计源代码

现将之前做的一些小东西整理一下,晒一晒,请勿见笑--- 这是一个基于C,用以模拟Oracle的数据库,具体操作说明以及源代码见下 目录1. 启动数据库----------------------------------------------------------31.1启动Oracle例程----…